
-
精神病院人员定位系统,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发布时间 : 2023- 04-23
康复性精神疗养是目前必不可少的针对一些精神方面的治疗、恢复方式,而我国的精神病院也一直在不断的建设、完善的过程中。目前大部分精神疗养机构仍采用人工管理手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促进精神病院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精神病人、工作人员及其他人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秩序,医院自动监管体系的建立已是迫在眉睫。
人员智能定位系统通过蓝牙定位技术,可实现人员的可视化管理,采用该系统将节约大量人力,不需要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天的守候,在不降低服务质量前提下,能将精神病院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让精神病院的管理脱离传统的人员看护,实现电子保姆式的看护,既减少对患者的不必要打扰,又保证在患者有实际需要时能提供及时的服务。
航飞光电人员智能定位系统具体可实现以下功能:
身份识别:智能定位手环作为在整个系统中患者的唯一身份识别。在佩戴完成之后,只需要管理者确认绑定,即可使患者拥有一张院内专用的“身份证”,能用来准确的识别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其姓名、病史、用药情况、入院时间等),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大量患者的身份识别问题,通过系统可随时查看和管理病人基础信息。
实时定位:针对医院人员流动情况分区域管理与监控的需求,系统能够根据病人佩戴的定位手环信息,实时显示病人的位置和状态信息,随时产看病人的活动轨迹,这样能有效帮助管理人员节省临床时间,即时监控和跟踪病人的所在位置,并限制病人到某些非安全地带。
腕带剪断报警:佩戴在患者手上的手环,需要专门仪器才可以拆卸。若非法强行拆卸或剪断腕带,该手环标签将会不断地向后台发送非法拆卸或剪断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定位设备出现问题,方便管理者平时对手环腕带的维护与管理。
医护人员管理:医护人员通过佩戴定位工卡,可实现在岗在位管理,系统可自动记录医护人员每天的出勤状况,为岗位考核提供数据依据。如出现岗位无人值守时,系统平台会发出脱岗报警提示,可对医护人员自动进行岗位监督,确保其恪尽职守。
异常预警:一旦患者有异常举动,如离开安全区域,擅闯禁区,某一区域滞留时间过长或者聚集异常,系统会发出相应的预警提示,同时会切换现场的视频监控画面,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画面了解现场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生命体征监测:智能定位手环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体温、每天运动数据等指标,随时掌握每一个细微波动,一旦发现相关生理指标异常,可进行及时干预,保障其安全。
数据对接:人员定位系统可开放相关接口,与医院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等实现数据对接,为其他系统提供人员位置数据和报警数据,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通过人员智能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精神病患者、医护人员的定位、跟踪和移动路线回放。尤为重要的是,其主动性提示和报警的优势是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及其他被动式监控系统所不能实现的,从根本上将被动式防范转变为主动式管理,通过对病人的位置进行综合管理,轻松对医院内的所有患者进行高效照护。航飞光电作为专业的位置信息服务提供商,为精神病院及其他多个领域客户提供专业可行的、符合用户需求的人员定位解决方案,为客户实现高效管理提供帮助。 -
紧跟政策步伐,打造专业好用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人员自动定位系统发布时间 : 2023- 02-17
-
@危化品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员定位系统发布时间 : 2022- 06-13
-
六部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重点发布时间 : 2022- 04-09
-
三部门共同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时间 : 2021- 11-01
-
为何危化企业有限空间作业需要数字化监管?发布时间 : 2021- 10-25
-
浅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史发布时间 : 2021- 09-13
-
LoRa连接数破亿,它的潜力有多大?发布时间 : 2021- 09-03
-
全球“芯慌”现状如何?发布时间 : 2021- 07-15
去年底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缺芯”危机持续蔓延,愈演愈烈。近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
从汽车、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到空调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产。几乎所有用到芯片的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国内外多家知名厂商因芯片供应不足被迫停工或减产。工业界,特别是电子相关产业,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缺芯”之痛。全球第一次出现了普遍性的有钱买不到芯片的局面。
“缺芯”给制造商的直观感受,首先是价格飞涨,很多芯片的价格上涨了五倍甚至十倍;其次,很多企业、厂家、制造商拿着现金也提不到货,甚至提前预付款也没货。
从买不起芯片,到买不到芯片,这种状况是前所未有的。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疫情可能是“缺芯”局面的罪魁祸首
如此大面积的全球性“缺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美国得州暴风雪
日本瑞萨电子火灾
全球新冠疫情
商人的囤货
其中,新冠疫情的影响是最大的。疫情导致了很多人居家办公,于是Pad、电脑等需求猛增,同时,疫情导致很多工厂停摆,无法开工,导致芯片制造、测试环节出现大面积中断。再叠加雪灾、火灾、商人的囤积居奇和厂商的恐慌性囤货,共同造成了当前的“缺芯”局面。由于新冠疫情目前还在全球蔓延,即使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打疫苗,但是芯片的供应恢复仍然没有明显改善,所以“缺芯”可能一年半载是无法解决的。 -
反观中国芯片产业,我们又该如何破除困局?发布时间 : 2021- 07-12
芯片,又称微电路、集成电路,是智能电器的核心部件,充当“大脑”的角色。
可以说,芯片之于信息科技时代,是类似煤与石油之于工业时代的重要存在。
中国芯片产业历经六十载,“缺芯少魂”仍是困境。
小小一块芯片,从来都不简单。上亿个晶体管在指甲盖大小的硅晶片上精确排布,前后经过近5000道工序,每次迭代,总能深刻影响半导体领域的行业格局。
钱学森曾感慨:“60年代,我们搞两弹一星,结果得到很多;70年代我们没有搞半导体,结果失去很多。”中国芯片产业历经60余年风雨,“缺芯少魂”仍然是产业发展的一大困境。
危机暴露全球芯片供应矛盾,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半导体需求巨大,而上游制造厂商产能不足——这一矛盾在此轮“缺芯”危机中尤为突出。缓解供应链压力,增强供应链安全性,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
破除困局,或许这就是答案:
聚焦制造短板,以自主创新强壮中国“芯”,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关键部件,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短板。在当前的外部挑战下,它还给国人带来了“卡脖子”之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立足自身,不断加强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自主权。“缺芯”事件还会倒逼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提高对于芯片生产制造的掌控能力,
针对芯片制造环节,中国已经开始发力。日前,中国电科旗下装备子集团成功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累计形成核心发明专利413项,实现我国芯片制造领域全谱系离子注入机自主创新发展,有望缓解我国芯片制造领域断链、短链难题。
自主创新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可控性的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全球市场“脱钩”。我们的思路应该是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技术含金量,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形成一种平衡,避免他国滥用技术制裁工具。“归根到底,我们需要营造鼓励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升级的良好环境,鼓励资源向高新技术领域聚集,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安心从事技术研发,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来谋求更大经济收益。”
当今世界,无论谁再想构筑一堵科技之墙阻止竞争、隔断技术交流,终归是徒劳的,只会加速对方的技术进步。对重中之重的芯片制造业,短期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更应该成为我们把造芯这件事做好做强的动力。
版权所有 © 河南航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6040582号 营业执照 本网站已支持IPv6